椎动脉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双显影线声影辅助法在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中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项援助活动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78321.html

动脉穿刺置管技术通常用于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及急诊室患者的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和动脉血气分析,可观察即时血压波动,也可指导休克或电解质紊乱等病理状态的治疗。通常桡动脉置管是通过解剖和体表触诊来进行桡动脉定位的。随着可视化技术的进步,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已经逐渐推广,但该技术仍需要相当丰富的经验才能实施,特别当患者为小儿时尤其具有挑战性。首都医科医院麻醉科Quan医师及其团队创新设计了利用双显影线声影辅助法在超声引导下对小儿行动脉穿刺置管,并设计RCT研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以期能够更快速地确认穿刺部位,更便捷地实施动脉置管,提高小儿动脉置管成功率。该文发表于年11月Anesthesiology杂志,并被选为“本月要文”。

方法:

本研究为双盲平行群试验。79例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并且需要桡动脉置管的小儿被随机分配至两组(1:1比例),即传统超声组和新型超声组。传统超声组的小儿接受常规超声引导下的动脉穿刺置管,而新型超声组小儿利用双显影线声影辅助法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动脉穿刺置管。所有动脉穿刺置管使用短轴平面外进针法进行。本研究观察的主要目标是首次置管成功率,次要目标是置管失败率、超声定位时间和穿刺时间。

全身麻醉后,小儿选择左桡动脉进行穿刺置管。前臂抬高3cm,手腕背部置一垫卷使手腕背屈。覆盖有一次性无菌贴膜的超声探头连接超声仪。探头频率为11MHz,显影深度为1cm以优化图像。使用短轴平面外进针法进行所有的动脉穿刺。传统超声组中的小儿接受常规超声引导动脉穿刺,而新型超声组采用如下方法操作。将2根可显影纱布中的含金属显影线固定于超声探头上并与探头的长轴垂直,两线之间平行,间距2mm。探头涂抹超声耦合剂后用无菌3M膜贴合以固定双显影线(图1)。皮肤消*后探头探查血管。双显影线在超声图像上产生两条低密度影。调整探头使桡动脉位于双显影线声影围成的范围之间。动脉穿刺点选择双显影线之间靠近探头边缘的位置,将针以与皮肤成30°的角度刺入皮肤,并保持进针方向在双显影线之间的平面内。针尖在超声影像中显影为一个白点,指向动脉腔并保持在双显影线之间。一旦针尖进入桡动脉,将针与皮肤的角度从30°减小到15°,并慢慢向前推进1~2mm(双显影线的动态位置、针尖以及穿刺中动脉的超声影像见图2)。将针尖退回套管数毫米后,推送套管完全置入动脉管腔。固定套管,并用压力传感器监测血压。

图1超声探头上的双显影线。双平行显影线被固定于超声探头的中点并垂直于探头长轴。

图2双显影线声影辅助下动脉穿刺的操作过程;操作使用的线是可显影的纱布中的含金属线。银色的线条表示针尖。黑色圈表示桡动脉。(A)针尖即将刺穿皮肤(B)针尖刺穿皮肤但尚未到达血管(C)针尖进一步刺入(D)针尖位于动脉内。

结果:

80例小儿(4~24月龄,体重4~10kg)随机分配至两组中,一例因手术取消退出研究,其余79例小儿完成了此项研究,试验中无数据丢失。两组小儿经人口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新型超声组首次置管成功率90%(35/39),显著高于传统超声组的60%(24/40),差异30%(P=0.)。新型超声组小儿动脉置管成功率%,超声定位时间和穿刺时间显著低于传统超声组(定位时间:四分位中位数及范围分别为6[5,8]s对18[15,21]s,穿刺时间四分位中位数及范围分别为18[15,21]s对24[15,41]s)(表2)。

表2两组首次尝试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失败率、定位时间和穿刺时间之间的比较

在传统超声组,40例小儿中有12例(30%)发生穿刺期间出血,而新型超声组39例中有4例(10%)发生穿刺期间出血(差异:20%[95%CI,2.65-36.84%],P=0.)。血肿的发生率没有显著组间差异。

结论:

利用双显影线声影辅助法在超声引导下行动脉穿刺置管相比传统超声引导法显著提高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

麻海新知的述评

桡动脉穿刺置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有创操作。其步骤大致分为三步:定位桡动脉、进针并穿刺动脉、套管置入。传统触诊法非常考验操作者的经验。超声引导法虽然属于可视化技术,但显影为二维图像,又非常考验操作者对空间的理解和判断,且需要具有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克服其弊端,这一点限制了经验较少的医师对该项技术的使用。一些研究显示超声引导的置管比通过触诊定位的置管成功率更高,但操作时间往往长于触诊法,主要受限于操作者本身的经验和技巧。总而言之,无论是触诊法还是超声引导法,均需要操作者具有一定的经验才能完成。

小儿桡动脉直径较小,置管操作也相对困难。因操作失败而反复尝试置管可能引起血肿,不仅导致操作难度增加,严重时还可能因动脉闭塞造成肢体远端缺血坏死。为解决临床上这一困难,Quan医师及其团队创新设计了双显影线声影辅助法在超声引导下对小儿行动脉穿刺置管,该方法精准定位穿刺点,进针方向的把握也有显影线作为参考,将原本孤立的超声探头与血管的关系通过显影线联系在一起,弥补了二维超声显影的不足。对于超声运用不熟练的操作者,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